元湃医疗APP开发定制|医疗健康应用有望改善医患关系

2019-04-11 浏览:589 

作为一个个体,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都免不了会与医院、医生打交道。在就医的过程中受过冷遇的患者或许也曾渴望过:有一天,就医能像网络购物一样,为其打分评价。

 

事实上,这样的渴望已经开始成为现实。比如:当患者使用APP医生在线咨询时,不仅可以根据别人的打分和评价选择医生,还可以在咨询结束后根据自己的就医经历进行评价和付款。

 

不过,互联网医疗新手段在为病人就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有可能引起一些问题。比如:谁应该为在线医疗过程中的问题负责?在线医疗是否会让病人陷入繁琐信息而更加困惑?保险体系是否该为病人的在线医疗埋单?

 

“患者”角色已经发生变化

 

实际上,与互联网相关的技术改变的不仅仅是医疗的手段,互联网时代的“患者”角色也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会在某些疾病的博客群里自发地交流自己遇到的病症及其应对的方法;也会将自己就诊的CT等图片上传到社交网站中;并在微信等平台组建专门的疾病讨论群...而且,很多就诊的病人会在就医前通过网络查找资料。

 

为了适应新的“患者”角色,一些企业开始致力于为医生打造更加合适的网络平台。

 

比如:位于德国吕贝克的Patientus公司开发的便是定位“医生网络办公室”的软件。创始人尼古拉斯.舒尔威茨由于意识到市面上医疗保健视频会议系统的空白,而于2011年开始进行研发。其软件与即时通讯软件Skype类似,但相对而言更加适用于医生的问诊和病人的咨询。

 

目前,这款软件采用的是向医生收费的模式,医生每月花费100欧元,就可以使用其进行网络问诊。虽然收费不低,但由于Patientus搭建的虚拟问诊空间与真实的就医空间非常相像,而且免去了患者来回奔波的痛苦,因此十分受患者的欢迎。

 

优秀的医疗健康服务必须与互联网携手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数据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价值也得到了体现。苹果新的医疗研究平台ResearchKit的推出,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医学研究工作者可以更方便地收集数据,并未有需求的患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基于智能手机、手表、手环等收集到的数据究竟具有多大的价值呢?

 

目前大部分的可穿戴设备收集的数据通常包括佩戴者的心率、血压、运动量等。诚然,从医学研究的角度来说,此类数据的价值有限。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可穿戴设备具有的功能将会越来越强大,而且只是带一个手环就可以检测心脏等器官的情况,并将检测的结果实时传送给医生,这对真正的需求的患者来说,实在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之所以说优秀的医疗服务健康必须与互联网携手,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患者的切实需要。

 

对比美国、德国等互联网发展较早且对各个行业的渗透率更高的国家,我国互联网的医疗行业的发展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但这个千亿级别的市场依然吸引了大量互联网巨头、医疗企业和创业者的加入。

 

在这些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加入者当中,既有不清楚互联网医疗爆发式增长背后的驱动力者,也有迷茫自己的互联网医疗项目为何失败者;既有探索可穿戴医疗商业模式的互联网企业,也有企图打开在线问诊盈利空间的医疗公司;既有不断摸索移动医疗创业机会的人,也有渴望了解移动医疗成功秘诀的人...“互联网+”时代,席卷全球的科技医疗革命正在兴起,医疗健康生态圈正在重构。如果你也是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加入者,也有诸如此类的追求或困惑,那么,就一起和元湃一起进入互联网医疗的世界吧!


513802802868416566.png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