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湃直播系统搭建|企业直播风险防范六要素
由于直播直接将现场情况呈现在受众面前,没有剪辑与后期加工,因此企业在进行直播营销策划之前,必须要做好风险防范。否则一旦出现失误,不但无法达到企业的营销目的,反而会伤害企业的品牌形象。
今天,元湃数据就直播风险这个话题跟大家分享一下规避风险的6个要素。
在直播策划前,必须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逐一排查,防止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如果您在执行中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咨询加元湃老强的v:ypsj999,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后端运营方面,都可以沟通交流。
1环节设置
策划一场线下活动,主办方必须对活动各环节进行模拟与彩排,防止由于环节设置不公平而发生异议,同时避免在现场观众热情最高的颁奖、领奖环节发生拥挤与踩踏事件。
同样,策划网络直播活动,也必须对环节设置进行反复推演,尤其是涉及“转发抽奖”“扫码领取红包”等环节时,应采用措施防止被恶意领走抽奖或红包而导致大量观众无法获得,从而引发大量有争议的弹幕。
2软硬件测试
为了达到最佳的网络直播效果,新媒体团队需要在直播前对所有相关软件进行反复排查与测试。一方面,需要熟悉直播软件的使用及各环节软硬件的配合,防止误操作;另一方面,需要对网站、服务器进行反复测试,防止由于大批观众涌入而造成服务器瘫痪。
失败案例:
2017年5月26日小米Max2新品发布会直播中,出现了近2分钟的华为LOGO,一时间场面非常尴尬。
虽然官方很快恢复了信号源,但事件一出,各大媒体及网民纷纷议论,对此次直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 主持词审核
现阶段直播平台用户规模不断变大,已成为社交、娱乐等场景的重要入口,因此相关部门也开始重点管理。而且,在2016年4月13日,百度、新浪、搜狐等20余家直播平台共同发布《北京网络直播行业自律公约》,承诺网络直播房间必须标识水印,内容存储时间不少于15天备查,所有主播必须实名认证,对于播出涉政、涉枪、涉毒、涉暴、涉黄内容的主播情节严重的将列入黑名单,审核人员对平台上的直播内容进行24小时实时监管。
因此企业必须对主持人或主播的主持词进行严格审核,防止由于“信口开河”而违反相关规定。尤其是主持词中涉及政治、赌博、暴力、色情等内容的词语,必须予以删除或替换。错误的主持词不但会影响企业口碑,更有可能直接触犯法律。
4 弹幕监控
弹幕是指观看直播的人发送的简短评论,可以以滚动、停留甚至更多动作特效出现在屏幕上。
主持人或主播的发言可以提前审核,但直播现场的网友弹幕无法在直播前进行预估,只能依靠现场管理。直播平台通常可以设置“房管”,直播间主播发言的同时,房管可以监督网友弹幕,对于利于弹幕发布内容低俗、过度娱乐化、宣扬拜金主义和崇尚奢华等内容的,直接关闭其发言的权利。对于情节严重的可以将其发言截图保存,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5 侵权检查
企业直播营销通常需要物料作支持,包括背景板、贴图、玩偶、吉祥物等。此类物料在直播前必须检查仔细,防止设计版权保护的物料,引发官司。
2017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2017年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并提到,要加大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治理力度,要加大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工作力度,加强商标行政执法,加大版权保护工作力度。因此直播可能涉及所有物料,都必须做到不侵权、不违法。
6平台资质
开展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应具有相应资质:一是通过互联网对重大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体育等活动、时间的实况进行视听频直播,应持有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颁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且许可项目为第一类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第五项;二是通过互联网对一般社会团体文化活动、体育赛事等组织活动的实况进行视音频直播,应持有《许可证》且许可项目为第二类互联网视听服务第七项。
不符合上述条件的机构及个人,包括开设互联网直播以个人网络演绎形式开展直播业务但不持有《许可证》的机构,均不得通过互联网开展上述所列活动、事件的视音频直播服务,也不得利用网络直播平台(直播间)开办新闻、综艺、体育、访谈、评论等各类视听节目,不得开办视听节目直播频道,未经批准,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在互联网上使用“电视台”“广播电台”“电台”“TV”等广播电视专有名称开展业务。
因此,企业在直播营销开始前,必须检查平台资质,否则无论企业直播的策划多优质,都会由于直播平台本身的违法而导致下架,甚至引发官司。